中埋式橡胶止水带使用方法及原则
钢边橡胶止水带的六大原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有许多尖角的石和锐利的钢筋,所以在浇捣和定位止水带时,应注意浇捣的冲击力,以免由于力量过大而刺破橡胶止水带。如果发现有破裂现象应及时修补,否则在接缝变形和受水压时橡胶止水带抵抗外力的能力就会大幅度降低。固定橡胶止水带时,只能在止水带的允许部位上穿孔打洞,不得损坏本体的部分。在定位橡胶止水带时,一定要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更不能让止水带翻滚、扭结,如发现有扭结不展现象应及时进行调整。
在浇注固定钢边橡胶止水带选择时,应防止止水带偏移,以**侧缩短,影响止水效果。在混凝土浇捣时还必须充分震荡,以免止水带和混凝土结合不良而影响止水效果。橡胶止水带接头必须粘接良好,如施工现场条件具备,可采用热硫化连接的方法。不加任何处理的所谓“搭接”是**不允许的。
由于橡胶止水带纵横交接处,在混凝土垫层上沿纵横止水带外侧向外扩展各200mm,其间粘贴3mm厚的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或氯丁橡胶片(粘贴于垫层之上,要牢固)。然后将横向止水带两边沿45°角断开,并与纵向止水带拼接严密。最后用401防水胶将止水带与防水卷材或橡胶片粘贴牢固,并在接口处刷氯丁胶粘剂,将接口包实。
近年来,国内的高层在建筑物中,也都在安装橡胶止水带进行防水处理,并且技术已经非常普遍,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建筑物地底下水位较高,同时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一般安装橡胶止水带的时间是两个月),使地下室**板施工完成后尽快进行基坑的回填,故对地下室底板及外墙的橡胶止水带均采取了**前止水措施。所谓**前是指构件与水面之间或之前的防水方案,橡胶止水带**前止水的方法很多,一般是局部加厚,并增设外贴式或中埋式止水带
对中埋止水带的施工应符合规定:
在对中埋止水带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中埋止水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再施工,但高层建筑的中埋止水带应在结构**板浇筑混凝土14d后进行;中埋止水带的接缝处理应符合本规范。
中埋止水带混凝土施工前,止水带部位和外贴式止水带应予以保护,严防落入杂物和损伤外贴式止水带;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通常我们是采用中埋止水带与水面之间或之前的防水方案,中埋止水带**前止水的方法很多。需要注意的是,地下室部分的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应有设计单位参加,以便在基坑开挖、垫层浇筑前,就确定一个完整的**前止水的实施方案。
否则,施工中途发现**前止水方面有问题才提出设计修改要求,会影响整个止水方案的完整性与合理性。**前止水还应贯穿在整个工程的全过程之中,直至回填土完成。主要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地表水、养护水及垃圾杂物落入,必要时应结合地下室平面排水系统的设计,在底板后浇带附近设置集水坑,便于中埋止水带浇筑前的最后清理。不采用**前止水时,也应设置集水坑,可按上述方法设在地下室内,也可作为临时设施,设在地下室外。
由于中埋止水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间距宜为30~60m,宽度宜为700~1000mm。中埋止水带可做成平直缝,结构主筋不宜在缝中断开,如必须断开,则主筋搭接长度应大于45倍主筋直径并应按设计要求加设附加钢筋中埋止水带的防水构造。中埋止水带需**前止水时,中埋止水带部位混凝土应局部加厚,并增设外贴式止水带

橡胶止水带增强了布局变形的防渗功用,对整个工程的防渗止水起到了重要的质量保证效果,一起在设备后具有**卓的自定性好,打败橡胶止水带需用多方固定的工序,使施工设备愈加的便利。
本产品首要用于混凝土现浇时设在施工缝及变形缝内与混凝土布局变成一体的基础工程,如地下设备、地道涵洞、输水渡槽、拦水坝、贮液构筑物等橡胶止水带和止水橡皮系以天然橡胶与各种合成橡胶为主要原料,掺加各种助剂及填充料,经塑炼、混炼、约束成型,其品种标准较多。
根据运用情况又可分类为埋式橡胶橡胶止水带和背贴式橡胶止水带。该止水材料具有出色的弹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抗撕裂功用,习气变形能力强、防水功用好,温度运用规模为-45℃- 60℃。当温度逾越70℃,以及橡胶止水带受剧烈的氧化效果或受油类等**溶剂腐蚀时,均不得运用橡胶止水带。
橡胶止水带注意事项如下:止水带不得长时间露天曝晒,避免雨淋,勿与污染性强的化学物质接触。在运送和施工中,避免机械,钢筋危害止水带。施工过程中,止水带有必要可靠固定,避免在浇注混凝土时发生位移,保证止水带在混凝土中的正确方位。
longxianglm.cn.b2b168.com/m/